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艺术资讯
 

 全部
 市场行情
 视频
 观点
 动态
 评论


【 艺术资讯 】有没有当代艺术的成功模式

发布时间:2011-10-21 10:13:08

 

中国文化传媒网

当代艺术在中国自产生到现在大致可以用30年这样一个时间来划定其时间范围,而要在这短短的30年内来梳理何种发展模式是成功的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理性的。但当代艺术有科学性吗,它的发展是理性的吗?诸如此类的疑问有很多,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做判断,因为至今为止,中国土生土长的当代艺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单单依靠市场的数据也很难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在此,也就容小编姑妄言之吧。

首先在讨论当代艺术的成功模式之前,有几个问题是必须先做解释的,一个就是何为成功?再者,当代艺术内有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的存在?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当代艺术的成功模式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何界定艺术家的成功与否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作为现今最为便捷的网络信息,百度词条给成功做出了如下的定义: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后一种自信的状态和满足的感觉!总之,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是各不相同的,而达到成功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先要学会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东西。对于以上的定义,个人觉得将其拿到当代艺术内是不合适的。首先,当代艺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努力,很多时候个人的努力与最终的目标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而这样的例子在当前的艺术圈内可以用普遍来形容;其次,艺术家并未设定固定的目标进行艺术创作,甚至是在进行无意识的个人创作,他们的创作动力更多是来自对于艺术本身的喜爱,当然这种喜爱可能会持续很久,也可能在具备了某些物质财富之后发生偏移;最后,每个人对艺术的追求决定了各自所选取的艺术道路,但大的范畴却并未脱离艺术。如此说来,当代艺术就成为所有为其奋斗的艺术家的共同舞台,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范围之内,成功的定义就变得更加狭隘——“

就目前的当代艺术界而言,单纯求的艺术家变得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将看做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界定当代艺术界的成功也就显得更加容易一些。名利兼备者即为当代艺术的成功典范,而从他们出发,探求当代艺术的成功模式才有可能成立。求者减少并不代表当代艺术的堕落,相反,这是大势所趋。历史是很好的证明,我们在今天奉为大师的许多先贤之辈,如梵高者,不求名利,最终流落街头,饿死于繁华的巴黎,诸如此类者有很多,他们大都在死后留下了供世人瞻仰的巨大身影,但生前呢?可见有者并不一定有可图?而求者增多亦是时代所趋,怪不得艺术家个人。艺术创作同样属于社会分工之内,只是有人将其看做一份兴趣爱好,而将其视为职业者也必定需要从中获取相应的生活物资以保证其生存现实,已写入艺术史中的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人都是很好的例证,他们都在生前死后供人瞻仰,奉为大师,他们的作品也一如生前获得市场和藏家的认可,如此者,生前名利兼收,死后同样未减分毫。回到当下,在艺术界名利兼收者众多,如植根于本土的四大天王、川派乡土画家和走国际路线的四大金刚等人,在目前看来,他们都是中国当代艺术范畴内的大师明星级人物,他们自然属于成功者之列。同样,我们也可以以他们为标准来讨论之前与之后的艺术家群体。生活于上世纪4070年代的艺术家,没有所谓的名利之争,他们所处的年代也不允许这样的状况出现,有者居多,而逐者很显然无法生存,如当时的徐悲鸿、李青萍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群体,他们更多的是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服务,在一个由强大意识形态所控制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艺术家的成功与否与市场无关、与学术无关,只与政治有关。

新生代艺术家在当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众多藏家和机构争夺的首要目标,他们的作品更接近当下的生存体验,同时他们获取成功的方式比起他们的前辈要更加多样,对网络、市场与媒体的熟悉和了解也要远远高于他们的前辈,在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里,双收并非难事,相对的,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新生代艺术家所占据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大。而一些更加年轻的艺术家群体,由于话语权的不足,仍处于名利双收的初级阶段,虽然他们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但受限于自身和整体大环境,成功也并未如外界想象般容易获得。

 
 
Copyright@2010-2011.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85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