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艺术资讯
 

 全部
市场行情
 视频
 观点
 动态
 评论


【 市场行情 】Artprice2012十大中国艺术家排行榜

发布时间:2013-3-14 10:25:01

        中国绘画艺术(包括中国书画、 油画及当代艺术)一直是艺术品市场的主流品类,2012年总成交额为50.68亿美元, 占59.93%的市场份额。 为此,我们制作了年度中国绘画作品销售总额 (不含佣金) 排名前十的艺术家榜单,其中有9个席位被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占据,其中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以介于1.758亿美元至2.872亿美元的年度成交总额位列三甲。以下十位中国艺术家, 实现总成交额14.92亿美元,占中国纯艺术类(仅包括中国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 市场29.44%的市场份额,是中国高端艺术品市场之翘楚。

  1-张大千 (1898-1983) -2.872亿美元

  张大千作为中国画坛上极具影响力的国画大师, 以2.872亿美元的作品总销售额, 继续蝉联中国十大艺术家榜首位置, 不过同比2011年总成交额下降幅度超过60%。2012年秋拍, 张大千的山水精品 《烟江迭嶂图》 在中国上海朵云轩拍卖行以784.875万美元 (含佣金价) 成交, 是2012年张大千作品的最高拍卖价。 而这位艺术家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诞生于2011年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春季拍卖会上, 其《嘉耦图》 以2,457万美元 (含佣金价) 高价成交。

  2-齐白石 (1864-1957) -2.702亿美元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巨匠, 不过其作品年度总成交额已经连续2年以微弱差距位居张大千之后, 当然这并不能影响齐白石首屈一指的学术和市场地位。2012年, 齐白石1954年创作的 《祖国颂》 以1,242万美元成交, 是其作品年度最高价。 这件作品曾在2006年以46.34万美元成交, 6年升值近1,200万美元, 扣除交易成本后, 年复合收益率高达58%。

  3-徐悲鸿 (1895-1953) -1.758亿美元

  徐悲鸿, 被国际评论誉为 “中国近现代绘画之父” , 引领了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变革。 2011年秋拍, 徐悲鸿的 《九州无事乐耕耘》 以4,002万美元的价格创下徐悲鸿作品最高价格纪录。 但2012年市场上徐悲鸿高端作品锐减, 最高价作品时期1942年作 《七喜图》 , 在北京保利拍卖[微博]行以483万美元价格成交。 市场调整期, 藏家对徐悲鸿作品的惜售状况非常明显。

  4-李可染 (1907-1989) -1.668亿美元

  李可染无疑是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闪亮的明星, 受追捧程度丝毫不让齐白石和张大千。 2012年春拍, 北京保利近现代书画夜场, 李可染 《万山红遍》 以4,398.75万美元的成交价, 刷新李可染作品拍卖纪录, 也成为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价格最高的拍品。

  李可染作品的价格水平在2012年实现突破,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测算, 2012年, 李可染作品的市场平均价格为每平方尺36.42万美元, 同比2011年上涨了77.29%。

  5-傅抱石 (1904-1965) -1.521亿美元

  2012年傅抱石的 《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在北京保利拍卖行以1,380万美元成交, 是全年傅抱石最高价作品, 位列傅抱石作品成交价格排名的第二位。 傅抱石高端作品价格虽然坚挺, 但市场成交总额同比2011年下降了45%,以1.521亿美元的总成交额排名第5位, 首次被李可染超越。近年来, 市场对傅抱石作品的需求非常稳定。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 傅抱石作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有效需求量保持在100件至150件之间, 成交率自2009件以来, 均在80%以上。

  6-陆俨少 (1909-1993) -1.121亿美元

  陆俨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山水画大师, 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 “北李南陆” 。 不过, 陆俨少作品的价格纪录与李可染作品差别甚远。 2004年在北京翰海拍卖行春季拍卖会, 陆俨少的 《杜甫诗意册》 以836.96万美元成交, 是陆俨少作品最高价格纪录, 9年来, 无一件作品打破该项纪录。2012年, 陆俨少作品在市场上同样无特别表现, 在上海崇源拍卖行秋季拍卖会上, 其 《井岗山朱砂冲哨口》 以347.59万美元成交, 为2012年陆俨少作品最高价。

  7-黄胄 (1925-1997) -1.057亿美元

  黄胄是中国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 黄胄的高端作品在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上遭遇滑铁卢, 在中国排名前10位的拍卖行中, 黄胄作品无一件超过150万美元。 2012年黄胄作品最高价为北京保利拍卖行上拍的 《于阗歌舞》 , 以125.925万美元成交。 市场高端作品释出量极为有限, 整体价格表现平平。

  8-黄宾虹 (1865-1955) -8300.87万美元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与齐白石齐名的另一位艺术大师。 不过中国艺术品市场上黄宾虹的精品佳作相对较少, 导致其作品价格水平相对较低。 2011年, 中国嘉德[微博]拍卖行上拍 《山川卧游卷》 , 以793.5万美元的价格创下了黄宾虹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 此价格水平与美术史上同层次艺术家作品价格相差甚远。

  2012年, 黄宾虹作品年度最高价格为中国嘉德拍卖行上拍的 《天都松影图》 , 以215.625万美元成交。

  9-吴昌硕 (1844-1927) -7710.35万美元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不过在艺术品市场上, 吴昌硕作品并没有受到资本的高度追捧。 目前, 吴昌硕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是在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行创下, 其 《花卉屏风十二扇》 以554.4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即使在艺术品市场火爆的2011年, 吴昌硕高端作品市场也非常稳定, 其最高价仅有431.25万美元。 2012年, 吴昌硕的 《敝帚自珍册册页》 以301.875万美元成交, 为年度最高价。

  10-吴冠中 (1919—2010) -6218.97万美元

  吴冠中是榜单中唯一一位2000年以后去世的当代艺术家, 以6218.97万美元的总成交额位列第十位。 吴冠中的作品在其去世之后的2011年达到了市场顶峰, 当时有2件作品相继达到了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2012年, 吴冠中高端拍品沉淀现象明显, 市场上难寻高价成交的作品。 其最高价仅为北京传是上拍的 《香港中环》 , 以276万美元成交, 与其市场顶峰时的价格表现已经无法同日而语。

  结语: 在文化的纯粹与混搭之间游离

  在中国卖出的作品中国的藏家们最青睐的传统水墨书画, 以及部分油画精品, 由传统中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创造的年度拍价纪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万山红遍》(131 X 83厘米) 这幅山水画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中的名句“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 并于2012年6月3日缔造超过4,000万美元的成交新纪录。 相同题材的作品画家一共创作了七幅。 凭借这个纪录, 李可染的身价足以列入世界最贵纸上作品画家名单, 因为这个价格足以和拍卖史上近十年最昂贵的纸上作品相媲美, 那就是伟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所创作的一幅年轻使徒头像画, 这幅 《Head of a Young Apostle》 于2012年12月5日在伦敦苏富比以4,267多万美元的天价成交。 在纸上作品方面, 现代中国的艺术大师从此在中国所获的青睐程度也开始比肩早期西方大师在西方的受珍视程度。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方面则展现出一定的市场区分度: 中国大陆众多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作品成交超过百万, 与新近炙手可热的传统国画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在中国最受青睐的艺术家 (这里指作品只在中国市场拍卖的艺术家) 有杨飞云 (油画) 、 王沂东 (油画) 、 罗中立 (油画) 、 何家英 (国画) 和艾轩 (油画) 。

  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三大市场, 即国际市场, 则由位于香港和台北的拍卖行开拓, 曾梵志、 张晓刚[微博]、 方力钧以及刘炜等艺术家作品在中国和西方买家中都引发了激烈争夺。

  中国和西方已为当代艺术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铺好了道路。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有西方的拍卖行前来中国觅寻新的艺术人才,随后曾梵志、张晓刚、 方力钧以及刘炜等艺术家的作品开始登上伦敦 (始于1998年) 和纽约 (始于2002年) 的拍卖会, 正因如此, 再通过早些年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微博]举行的拍卖活动, 他们的作品才受到国内市场的抬爱。 应当说中国市场潜力的爆发和手不释卷的买家等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市场行为首先是从当代艺术市场开始的。而欧洲市场的几大重镇却表现平平: 在法国最受青睐的本土当代艺术家1罗伯特·孔巴1在55岁之际才第一次有作品跨国100,000美元的门槛, 而中国的曾梵志仅在43岁就斩获了人生的第一个百万级作品。 尽管有10年的职业生涯差距, 曾梵志的身价却是罗伯特的10倍, 要知道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全球******的拍卖市场都在法国。 现在, 拍卖行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也进入全新的试验期。 为此, 新的合作也有待开拓。

  新的拍卖市场合作

  香港苏富比在2012年12月3日以一场名为 “无界: 当代艺术” 的拍卖会作为2012年的收官活动。 这场拍卖会的主题是将亚洲与西方艺术家的作品穿插混搭, 拍品价格区间巨大 (平均价格在4,000美元到600,000美元之间) ,目的在于测试香港市场的反应。因此拍卖会上出现了朱德群、 赵无极 (8幅版画和1幅素描) 、丁雄泉、郭炜、贾蔼力、草间弥生、 奈良美智等艺术家的作品与弗朗西斯·培根、 费尔南度 ·波特罗、 亨利· 马蒂斯、 罗伊·利希滕斯坦等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同场竞技的精彩场面。

  在这场测试香港市场对西方艺术家作品反应的拍卖会上, 看看苏富比和藏家各自对拍品的选择偏好也是饶有一番趣味。藏家们对朱德群的抽象画进行了最为激烈的争夺, 这幅创作于1964年的《Composition No. 170》 以400万港元 (约合516,000美元) 的价格成为当天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 罗伊·李奇登斯坦的版画 《Mao》 以23,220美元被人拍走,但这位美国艺术家的另一件主题更加美国化的版画作品 《Modern Room (Study)》 却不幸流拍。 安迪·沃霍尔的六幅版画 《Dollar sign》 也被人拿下 (成交价格在38,700到41,280美元之间) , 这估计和美元货币符号$同时也是港元货币符号有关。

  苏富比此次还推出了两位在亚洲拍卖市场非常少见的法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他们是伊夫· 克莱因 (Yves Klein) 和克洛德·拉兰内 (Claude Lalanne) ,其 “家居艺术品” 在香港人眼里犹如奢侈品而极受追捧。 以 《Table d'or》 为代表的伊夫· 克莱因的无形艺术在市面上已能见到多个版本。 这张饰满金色树叶 (在中国象征着成功与兴旺) 的著名茶几最终以约合23,0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该物品近2年来的最高拍价纪录。 至于克洛德·拉兰内的雕塑作品 《Gin-kgo Biloba》 最终以约合116,000美元的价格 (900,000港元, 版本3/8) 被人拍走。

  苏富比之所以推出这件为香港买家量身定做的作品, 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银杏树是财富的象征。不过苏富比的菜谱并非每次都合胃口, 虽然最低估计才约合97,000美元,托马斯· 施特鲁特特别向亚洲致敬的摄影作品 《Todai-Ji Interior, Nara》 (1999年) 也难逃流拍的厄运。 要知道该艺术家的作品在伦敦2和纽约3的拍卖市场上都已超过或即将超过10万美元。

  从香港到纽约

  不难看出, 苏富比把希望寄托在一些符合中国文化元素和符合艺术品就是奢侈品这种理念的西方作品身上。 这一商业策略还只是整体战略的第一步。与佳士得一道, 苏富比会继续加深对当地市场的研究以吸引中国藏家对西方艺术的美学造诣和文化底蕴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道路漫漫而修远, 然而最近随着巴黎贝浩登、 纽约高古轩、 伦敦白立方、 伦敦本 · 布朗、 巴黎马凌等各大西方实力雄厚的顶尖画廊陆续进驻香港, 它们将成为将香港打造成名符其实的文化之都的另一张王牌。

  在此之前, 香港以外的中国藏家实际上并没有机会购买西方艺术真品, 因为中国政府出于保护国内市场而限制外资拍卖行进入中国大陆。 然而苏富比和北京歌华一起组建的合资公司宣告政策有了改变。 同时, 中国的嘉德和保利拍卖行也不再局限于中国大陆市场, 纷纷放眼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2012年它们在香港举行的首次拍卖就是这一新举动的具体体现。 香港是这些拍卖行企图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下一步可能就是纽约。

  正当中国的拍卖行正在学习如何攻占新的西方市场时, 西方的拍卖行也不能忽视中国的艺术市场。 未来会告诉我们这些拍卖行的市场开拓战略将对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市场的两极化格局起到怎样的变革作用。

 
 
Copyright@2010-2011.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85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