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艺术资讯
 

 全部
 市场行情
 视频
 观点
 动态
 评论


【 艺术资讯 】画廊的困境与当代艺术的发展问题

发布时间:2012-3-10 18:09:00

 

作者:王栋栋 文章来源:艺术时代

    在中国当代艺术系统里,本来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处境总是困难重重,十分尴尬。从公开的市场高额数据来看似乎都与画廊的运作没有关系,各类明星艺术家处处受捧好像也看不到画廊的功劳。基于此,便可以断定中国当代艺术系统问题严重。其原因,从整体上看是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盲目追求资本神话的极端表现,以杀鸡取卵的行为伤害了市场的骨架和秩序。带来这些后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家政策在画廊领域的支持不足;2、画廊受制于拍卖公司以及新起的文交所等力量的冲击;3、画廊系统内部的不足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画廊的这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反过来看,画廊的正常发展才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画廊是艺术品交易市场初端和末端的连接者。在正常情况下,画廊的任务包括发现优秀艺术家,支持他们的创作,为其举办展览、推广,定位市场,以及有计划的销售作品。艺术史上很多艺术家都曾得到画廊的支持,正是画廊发现他们的价值,并不断挖掘和展现价值,才将其转化成为有公信度的流通品。因此画廊的发展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市场的健康和稳定也需要良好的市场规范做保证,同时还需要市场供给充足,消费和需求面的拓展完善。如果出现市场链条打乱,恶性循环,将使艺术品价格起伏不定,影响艺术家和画廊的收益以及市场诚信度。有了市场诚信度才能确保画廊运作稳定,使艺术家的知名度逐步提升,使艺术品价格稳步上升,并有利于整个当代艺术系统健康发展。但当前画廊的困境已经证明整体市场链条被打乱,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

  影响画廊发展的外部因素首先有国家政策的不健全。由于中国非盈利法人制度还没有确立,使得很多乐于文化艺术项目的民间资本不能进来。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减免税收制度也未提上日程,不少有意于参与相关投资的企业或私人也与艺术行业擦肩而过。使画廊在发展上失去了不少潜在客户。同时由于目前中国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开放程度不足,影响了我们对新文化的认识和接纳程度。不少画廊也曾认真而严肃的推出了能够代表当下艺术前沿水准的展览和作品,却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被不知名的“有关部门”取缔。使得画廊在一定时期以来的学术准备和资金积累毁于一旦。同时阻碍了当下新文化的生长,也打击了其他有文化理想的画廊的生存信心。

  拍卖市场是影响画廊发展的又一外部因素。从拍卖行业本身来说,它是市场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资本时代媒体世界里最具有流通特性的行业。所以,它的独大必然影响整体收藏观念的改变。在中国,拍卖公司的历史本身也比画廊要早。从1993年起,中国大陆不少拍卖公司就相继问世,这种市场方式影响了不少藏家和投资人参与市场的态度。拍卖业的发展也算是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剧烈流动,消费社会形成,进而出现的物欲横流、贫富分化、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问题时代,在被助长的市场炒作、虚伪、欺骗的人格动机日益控制着整个经济结构,所以拍卖市场长期存在的弄虚作假反而成为当下艺术市场的常态。并且,中国不少拍卖大鳄都属于国有企业,有的还是国企中最强势的央企。按照正常思维都可以理解,凭借他们所占有的资源和特权,以及在并不成熟的拍卖监管制度的环境下,不可能不使中国的拍卖走向高歌猛进(前不久,新华社已对他们的“神通广大”进行了大尺度曝光)。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下,除可以刺激更多有钱人参与投机之外也为官商勾结洗钱、贪污、腐败提供了便利。反过来看,本来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却坐到了冷板凳上,似乎画廊的发展模式跟不上当下快节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也不禁让我们感叹在“国进民退”的政治体制下,作为民营或私营的画廊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

      在国内画廊还没有壮大起来时,国外画廊不断进军中国,特别是今年以来高古轩画廊高调进驻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也与香港博览会强强联合,国内画廊倍感压力。图为香港高古轩开幕首展推出的达明-赫斯个展“被遗忘的承诺”现场。

  另外,文交所等新的市场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画廊的发展。在整体冒进的商业社会中,确实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文交所的股东们可以在内部磋商下,就给艺术品定下超越正常行情的公开价格,再通过股票的手段使价格飞涨。可是一个并不知名的艺术家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就被忽悠成亿元天价!毕竟“亿元时代”并不具有普遍性。姑且不说这种问题的长远后果,从短期来看,它也会伤害市场诚信,并且将热钱引入恶性循环的过程。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是跟随其价值的提升而增长的,这种价值在根本上是得益于在相对漫长的时间段里的学术能力的开掘,何况前期的定价系统就具有明显的做局动机。这种怀揣着暴富心态的行为,对于整体市场无异于揠苗助长。对此,我们不能以“存在即合理”或“新生事物允许犯错”等简单逻辑去不假思索的包容和赞美。

 

  除此之外,画廊自身的定位、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也是造成自身困境的重要原因。从严格意义上讲,画廊和艺术家是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正规的画廊是不会抛弃艺术家的发展而不顾,只管自身利益的谋求,因为这样既损伤艺术家的市场前景,也会在长远上损伤画廊的声誉。可是,问题也正在于此,不少画廊并不名副其实,虽挂名当代艺术画廊,却和普通商店一样,定位不明确,不假思索地在艺术家工作室里批发进货,然后零售外卖。在此过程中并不需要学术发掘和梳理,只需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口上功夫,抛出就算完成工作。甚至不需要过问货品流向,因为这些画廊只在乎谋求短期利润。有的画廊为了立竿见影,更将其刚刚出产的新作送拍炒作。为了迎合和占有市场,有的画廊老板在艺术家作品面前指指点点,强迫艺术家画什么和不画什么,艺术家完全是工厂作坊式的承接外加工。这些不同程度的乱象也反过来刺激了当代艺术创作问题的产生,例如艺术家大量复制,原创度降低就是其后果。如此等等肆意放纵必然导致整体市场混乱,成为市场泡沫的前兆。这反映了画廊界整体职业精神的缺失,是重商主义在画廊界的集中表现。在资本社会,追求剩余价值的******化,虽然已经不是什么贬义的评价,但在仍然被称为文明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主动遵循道德伦理、良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画廊作为艺术市场中的商业机构,除了发掘和推广艺术价值,以及将其转化成价格,还有非常重要的是需要制定、修正和执行商业合作规范。在当下,不少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是混乱而不讲规范的。作为画廊,如果合作艺术家的市场行情出现混乱,在一定程度上画廊常常是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因为制定、修正和执行规范是画廊的义务,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义务去要求艺术家来创造规则。所以我们也不能单方面地抱怨艺术家不遵循规则,不诚信。艺术家的这种现象肯定存在,但画廊需要首先追问自己是否制定了合理而严肃的规范。因为这一切都将影响画廊的发展。

 

  在艺术赞助制度缺失,非盈利法人制度不存在的当下中国,画廊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系统中有力的直接支持者,对于它的健康成长,整个当代艺术链条中无论哪一个环节的人都有责任去关心或监督或建构。从性质上看,画廊仍然是一个商业机构,但从特征上看,它是属于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包括工业革命推进,技术更新,思想创新。而画廊正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新的文化生产力,它的文化价值就在于推陈出新,改变过去的艺术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因此,画廊职业本身对正在从事该行业的人以及有志于从事该行业的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画廊的概念最早出自于法国的沙龙,沙龙汇聚了当时社会名流与精英,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场所谈论文学、艺术、时事、政治等,所以画廊一开始就具有推陈出新的开放的现代特征。19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从政治意识形态到经济、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已经不再唯上层贵族马首是瞻,而更加追求个性、自由、民主。画廊无疑是这些价值观的推崇者。印象派绘画就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印象派画家们不再完全听命于官方沙龙的展览,进而自主举办展览。不过整个印象派绘画从19世纪中后期直到20世纪初才真正得到世界的公认。那就是1905年,印象派画家们的315幅作品在格拉夫顿画廊展出后,真正引起了世界艺术界轰动。后来被史论界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早期也是印象派的成员,不过从1874年就多次参加印象派绘画的群展,但多次遭到主流社会的反对,直到1904年,巴黎多彤奈画廊举行了“向塞尚致敬”的专题展览,并出版了介绍画家的小册子,塞尚的名字才从此广为人知。举这些例子,只是为了说明画廊在现代艺术发展进程中,它一直是前卫艺术的直接支持者,是伴随前卫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画廊能够在当代艺术的收藏系统中扮演一级市场的角色,它将使我们的收藏行为和创作行为更加接近于艺术的价值,并使其走向可持续和健康化。同时,市场上的炒作、欺骗行为也会得到很大抑制。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官方美协、画院以及一些衙门式的美术馆为强势的艺术界,作为聚集了民间资本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画廊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画廊的发展事关整个当代艺术市场和创作的前景。面对目前画廊界的整体困境,其根本上是整个社会文化弱势的表现,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画廊界内部的反思和改革是不可怠慢的,同时要使画廊外部环境得到改变,媒体界、评论界以及所有关心文化、艺术的人的反思和舆论也是不可怠慢的。

 

 
 
Copyright@2010-2011.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8591号-1